城乡治理需筑牢哪些底线保障
日期:2017-05-15
城市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的人工环境, 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集聚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需要正确认知城市与乡村的不同属性, 明确城乡治理的不同使命和行动逻辑。理解城市的本质属性, 需要透过复杂的表征现象去把握。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差别, 在于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的集聚程度。与农村相比较, 城市在有限的地理空间内提供了更优、更多、更配套的公共服务。
改进城乡治理需要厘清城市与乡村治理的不同使命。城市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集聚地, 城市与乡村的公共服务天然具有差异性。城市治理的基本使命, 一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工商业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公共服务需求, 形成“磁力”效应, 吸引外部资金和人才。二是可持续地获取财政收入, 不断改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乡村治理的基本使命, 不是要保障农民享有与市民同样的公共服务, 而是要划定公共服务的底线标准, 保障农村居民也能获取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基础性公共品, 既是保障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基本尊严, 满足个人基本能力、基本健康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正义和凝聚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