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应邀参加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经济政策讲堂,讲授“民营企业发展制度环境变化与发展策略”。
“民营经济兴,则中国经济兴。”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也必须依靠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和快速发展来解决。而民营经济也是一个对经济政策高度敏感的经济部门,孙教授首先为大家剖析了民营的特点与当前中国的政策制度环境。
“多快好省”是民营企业的特点,他们对于发展的积极性极高,所以大众能享受到高质量生活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着问题。“乱”:民企内部的治理比较糟糕。“堵”:政府跟企业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包括企业内部的高管和下层之间交流能力差,沟通成本高。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中最关键的部分,许多民营企业却缺乏像绩效管理这样科学的管理。“短”:生命周期的较短,同时也指民营企业存在短视性。“狠”:存在对员工的不合理对待,市场中恶性竞争等现象。
孙教授借用白重恩院长将民营企业和政府比作加盟店和自营店来说明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加盟店更有市场活力,而自营店可以为加盟店制定标准。但是企业收入其实大部分来源于加盟店,即民营企业会激发中国的经济活力,政府则是充当着适时制定规范的角色。
回顾历史发展进程,民营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整体来看,改革开放前30年是“国退民进”,近十几年出现一定的“国进民退”,但是国家长期的目标是实现“国民共进”。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国民共进”局面的实现。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并针对包括市场壁垒、公司融资以及权益保护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还提出统一大市场,将生产要素作为资源配置的原则,保护企业权益和企业家权益,建立收费长效管理机制等。
除了法律上的逐步完善,营商环境也在不断改进。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以改进营商环境,像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准入的这些制度都是明显的进步。市场准入门槛更清晰,更多领域允许民营企业进入,让民营企业发展的范围更大,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此外,还有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最大的努力的就是普惠金融政策。使得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融资并不像想象中这么困难。同时在直接融资方面建立了各个股市板块,增加了直接融资渠道。
国家出台的这些相关政策让民营企业发展有了更足的底气与更大的信心。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企毫无疑问需要更加合理的规划发展。那么民营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互联网大会提出了一个数字经济发展的三点要求:“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这也应该是企业决策的三目标。
首先,民营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跟着国家政策方向发展,与祖国民族共命运。其次,要顺应市场潮流,抓住市场的需求。此外,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研发创新,从而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企业也要做到专业化、精细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程度。同时,要向着集群化发展,不仅要建立起稳定的产业链,而且也要积极利用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最后,企业要为客户提供深度解决方案,贴近客户,拓展自己的服务类型,提升品牌竞争力。
在人才方面,要培养四种人才,分别是营销人才、技术人才、财务人才、以法务为中心的其他方面保障人才。
在交流环节,现场的同学以及参会企业家就衡量民营企业的软约束、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以及企业出海等问题与孙教授展开了讨论。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半边天。孙教授通过本次经济政策讲堂,为大家提供了看待当下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变化的思路,也向大家分享民营企业追求长足发展所应当采取的发展策略。
来源:NCER at THU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