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课题(2025年) 申报公告
日期:2025-05-10


   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开展2025年课题支持研究工作。课题内容要求理论指导、应用性强、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实践中重要问题、结合政策需要开展针对性研究,切实起到咨政效果。

   研究院课题主要面向校内研究人员申报,同时欢迎社会上对课题有深入研究团队申报。

 

一、课题列表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说明

1

 

中小企业ESG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基于制度框架、工具创新等维度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ESG(环境、社会、治理)已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议题。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ESG实践上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包括资源约束、技术能力不足、信息披露成本高、政策认知有限等问题。各国政府通过政策工具支持中小企业ESG转型,但政策设计、制度框架和实施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选取不同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为样本,一是比较不同国家中小企业ESG政策的顶层设计,如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二是梳理财政补贴、金融支持、认证评估等工具的应用案例及有效性。通过国际比较,提炼政策创新经验,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2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梳理已有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构建相关因素对中小企业出口影响机制。分类整理国外支持中小企业出口的政策举措,分析政策举措变化趋势和特点,深入挖掘相关政策的对象范围、支持力度等方面特征。梳理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特征,分析相关因素对我国中小企业不同出口产品和地区的影响,构建实证模型,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总署数据库等多渠道企业进出口数据,研究相关因素对出口产品和地区影响的显著性,并研提政策建议。

3

财税支持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作用影响比较研究

梳理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创新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得到典型财税支持政策(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专精特新财政支持为例)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分类整理国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举措,分析政策举措变化趋势和特点,深入挖掘相关政策的对象范围、支持力度等方面特征,并与我国政策进行对比。筛选出相关变量,说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趋势,构建实证模型,比较不同财政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效果,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

4

 

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的效能变化研究

组织的管理体系构建运行要与组织的特点相适应,适应度好的管理提升效率,适应度不好的管理(不足或过度)降低效率。中小企业作为一类组织,弄清其管理效能的变化情况和机理,对于提高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研究不同程度的企业管理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一是分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研究其管理效率变化情况,以及如何实现最优化管理。二是研究政府部门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为促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5

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事业单位拖欠企业账款和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建设完善防范化解拖欠长效机制,研究涉及哪些法律法规,需修改完善哪些法律法规,提出将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相关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建议,形成健全的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

6

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科技创新型企业(泛指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各类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以其灵活性强、市场适应力高、创新意识浓等特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党建工作发展不均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体系不健全、组织生活不规范等一些薄弱环节。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梳理当前科技创新型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包括好的典型做法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结合这类企业的特点,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夯实企业党建基础的对策建议。

7

小微信贷穿越经济周期的可行性路径

包括经济周期对小微信贷的影响机制分析、金融机构的跨周期信贷策略研究、政策与市场协同的可行性路径等。

8

当前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

结合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从理论和操作层面研究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的切实路径。

9

民营企业融资政策落实情况研究

梳理当前对民营企业融资政策,并根据调研分析落地情况、问题和建议。

10

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情况研究

理论上梳理现代企业制度内涵,在中国适应性,调查说明我国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11

民营企业信用评价机制研究

通过理论和调查分析,说明我国民营企业信用评价现状,机制建设建议。

12

民营企业融资的创新模式研究

包括数字金融、区块链技术等新融资模式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现状、问题和建议等。


二、课题要求

  每项课题资助5万元,采用提交材料报销方式,中期(9月底)提交进展报告后支付3万元,结题后支付2万元。课题报告要求理论基础扎实、观点鲜明;契合研究课题实际,数据详实,提供相应的数据、案例支持;提出针对性强、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1. 成果形式围绕选题形成2万字以上研究报告,要求问题和现状描述清晰,证据扎实,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政策建议明确。基于报告凝练3000字内参一篇提交研究院内部刊物《咨政内参》。

  2. 申请过程:填写课题申请表(见附件),于5月31日前发送到nisme@ruc.edu.cn。研究院择时组织简短的评审会,及时发布资助确认名单。

  3. 最终研究成果要求本年12月底前提交,如需要更多时间可在研究计划中写清,并可在项目进行中视情况与研究院沟通申请延长。中期阶段(9月底)需提交中期进展报告。项目结项时需进行匿名评审或现场答辩。

  4. 课题研究过程中需与出题单位密切接触,充分讨论,确保研究成果符合出题单位意图(前六个对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后六个对接邮储银行普惠金融部)。

  联系人:刘金迪

  联系方式:010-82504814   18811563921

      附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2025年研究课题申请书